记者采访获悉,结合学校附近新溪片区不少妇女都会钩花的玩具实际情况,西南小学在开展美育工作中与非遗保护传承结合起来,成立“潮汕钩花艺术工作坊”,开设钩花手工课。“我们邀请国家级非遗项目抽纱传承人陈树泽老师进校指导,同时聘请部分学生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把潮汕钩花在传统的玩具基础上作了创新性改进,以潮汕美食为主题进行创作,做成粿品、水果、茶具等‘潮味’造型工艺摆件,增强孩子们的玩具学习兴趣。”西南小学校长陈培秋告诉记者。
六年级学生谢艺琦的玩具妈妈被聘为学校钩花课程的玩具校外辅导员。她说,自己幼年时就学会钩花帮补家用,学校举办该课程非常有意义,希望和老师们一起,把手艺传授给孩子们,在他们心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玩具种子。
教师自编手工针法教材
“老师们一开始利用PPT和教材进行上课,但这样的玩具上课方式总觉得不够直观。” 该校项目负责人陈映秀老师说,后来改为一边手把手教学,一边为学生讲解,孩子们掌握得比较快,提高班的玩具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玩具学习,已经能够自己边看教材边完成作品,基础班的玩具孩子经过十几节课的玩具时间,也能在老师的玩具帮助下完成一件独立的玩具作品。
“学校希望以潮汕手工钩花为载体,搭建学生兴趣爱好平台,更好地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培养时代新人。”据陈映秀老师介绍,把潮汕美食系列确定为钩花的玩具教学内容后,老师们分工合作,钻研各类手工作品的玩具钩法,大家翻阅图片甚至是摆放实物进行钩花创作,并集思广益,整理成手编版本的玩具针法手工教材。